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切实帮助在职职工减轻医疗负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淮南市大通区工会高度重视职工医疗保障工作,在聚焦重点群体、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职工构筑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健康保障水平的“第二道医疗保障线”。
立好“落脚点”,明确目标建台账。大通区工会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构建“乡镇—党组织—企业”的服务体系,核对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工会经费缴纳情况;依托“淮南职工服务网”及时梳理工会会员名单,积极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将本地百人及50人以上企业,纳入本年度的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同时,各级工会发挥主导作用建好“宣传台账”,深入基层做好政策普及宣传,对政策性、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积极组织在职职工参与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今年以来,全区已有82家单位,2159位职工参加医疗互助活动,共计缴纳医疗互助金8.64万元。
厘清“连接线”,切实解困办实事。大通区工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项目,旨在减轻职工的医疗经济压力,让职工在遭遇疾病时多一份保障,少一份忧虑。鼓励职工自愿参加,实行互助共济。职工在患病住院时,除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外,还能得到互助活动给予的额外经济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例如,我区九龙岗第一小学的职工因患恶性肿瘤住院治疗85天,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基本医保报销后,按照保障待遇规定,该职工获得医疗互助金23160元,住院津贴1800元,两项合计共赔付互助金24960元,大大减轻了她的经济负担,使她得以安心治病。
拓展“服务面”,树立服务新形象。大通区工会以职工需求为中心,关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把职工医疗互助打造成党联系职工群众的“连心桥”。定期开展医保政策宣讲服务点工作人员培训会议,提升基层医保工作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理解掌握和业务经办能力,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好的宣讲服务。在窗口设置服务咨询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政策解释和参保手续的办理,提高职工办理医疗互助的满意度。自2021年第一期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实施以来,全区参加职工医疗互助的单位包括机关、事业、企业275家,参保职工6400余人,互保基金规模25.54万元。民之所需,行之所至。下一步,大通工会将切实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组织提质扩面,不断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筑牢职工健康保护屏障。(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