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产业工人话产改

代星海:以产改之力筑牢安全防线 以安全守护推动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8 10:09 来源:淮南市总工会 阅读次数: 字体:【  

以产改之力筑牢安全防线  以安全守护推动企业发展

安徽远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车间安全员  代星海

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农药制剂生产领域。作为生产一线的安全守护者,我既是安全生产的监督者,也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今年,我有幸荣获“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代表淮南市赴省领奖,这份殊荣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高度认可,更让我深切感受到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曾经,技术精英在职业发展中常常遭遇 “天花板”,而如今,随着产改工作的深入推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我们能够凭借精湛技艺和突出贡献赢得尊重、实现晋升,这无疑是产改成效最有力的印证。

一、产改让安全从“单打独斗”到“全员参与”——安全责任体系的重构

过去,企业安全管理往往局限于某个部门或少数人员,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产改实施后,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建立起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管理从“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责任明确到人方面,我们企业构建了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定了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详细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并将安全指标纳入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班组安全建设方面,每个班组都设立兼职安全员,并创新实行“轮值安全员”制度。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熟悉生产现场的优势,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我们开展的岗位自查隐患活动——“全民来找茬”,深受员工欢迎。每月,企业都会对员工提交的隐患自查报告进行评选,对提出有价值建议的员工给予现金奖励,极大地提升了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实防线。

二、产改让安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安全培训的转型升级

安全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产改推动下,我们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型升级,实现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在培训方式创新上,我们开展了“手指口述”实操培训,要求员工在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口述操作步骤和安全要点,确保操作规范入脑入心。同时,组织“安全微课堂”,利用班前会、工间休息等碎片化时间,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既不影响正常生产,又能让员工及时学习到实用的安全知识。

培训内容也得到进一步深化。除了传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外,我们新增了绿色生产工艺安全要点培训,加强生物农药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培训,并开展新《安全生产法》专题学习。通过这些培训,让员工不仅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还能深入了解行业前沿的安全理念和法规要求,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产改让安全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保障——健康与权益是底线

农药制剂行业长期面临化学品暴露风险,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是产改的核心任务。近年来,企业加大安全投入,从硬件设施和制度保障两方面入手,为员工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在硬件设施方面,通过自动化改造,实现密闭投料、机械手臂搬运等操作,大幅减少人工与化学品的直接接触。同时,企业在建厂之初就将环保工作放在首位,配置了一整套先进的环保设备处理系统,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影响。此外,还为员工配备了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专业防护用品,并定期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四、产改让工人感受到“不只是干活儿的,也能提议”——参与感与话语权增强

产改强调“民主管理”,鼓励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企业通过工会、意见箱以及每月的岗位自查隐患等渠道,广泛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合理建议进行及时采纳和奖励。“上次在岗位自查隐患活动中‘全民来找茬’,我提了‘优化包装流水线’的建议,没想到真的被采纳了”。年轻工人小王自豪地说。这样的案例在我们企业屡见不鲜。员工的建议不仅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让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增强了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产改落地让安全管理从“纸上谈兵”变为脚踏实地的实践,不仅让产业工人享受到更多实惠,也提升了企业管理管理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