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智慧农业装备工人的产改亲历手记
安徽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食用菌方舱装配工 王宏宇
指尖划过智慧方舱光洁的控制面板,温湿度的数字如溪流般在屏幕上静静流淌。作为安徽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智慧食用菌方舱装配工,我的双手曾习惯于泥土与汗水,如今却在精密仪器间穿梭——这方寸操作台所记录的,正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我们这些智慧农业装备工人点亮的全新征途。
曾几何时,父辈们在简陋菇棚里俯身劳作的艰辛画面,是我心中难以褪色的温暖记忆。旧式种植环境简陋,阴冷潮湿,菌菇生长的秘密全凭农人经验摸索,汗水和辛劳如影随形。如今产改的暖风拂过田野,公司工会推动建设的现代化休息室与标准化操作空间,让生产环境焕然一新。每当装配间隙步入休息室,温热的茶水熨帖肺腑,洁净的桌椅承载疲惫;更难忘工会发放的防潮手套与护具,贴心守护着我们的双手。这份“家”的暖意,恰如春日初阳,悄然驱散了昔日劳作中沉积的寒意。
产改为传统农业注入了科技基因。当公司引入智能化方舱装配技术,工会迅速组织了系统的操作培训:从传感器校准到环境参数设定,从远程监控系统维护到故障代码解析,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攀登技能阶梯。记得第一次独立调试温控系统,当传感器警报解除,屏幕上菇柄、菌盖生长的实时画面稳定舒展时,我屏住的呼吸终于化作一声释然长叹——那一刻,自己仿佛亲手接过了从经验种植迈向智慧农业的火炬。在工会组织的“金点子”征集活动中,我提出的方舱内气流循环优化方案被采纳实施,不仅提升了菌菇品质,更降低了能耗。当自己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公司技术改进的光荣榜上,心头那份沉甸甸的价值感,竟比收获时节饱满的菌菇更为丰硕。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是看到我们手中的智慧方舱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扎根生长。一座座印着公司标识的白色方舱如珍珠般散落于皖北平原,返乡创业青年从容管理着温湿度,让车间里每一颗螺丝的旋紧都饱含时代意义。当“智慧农业装备工人”的新称谓逐渐被社会认知与尊重,我们装配的不再是冰冷的钢板与线路。那精密仪器守护的,是乡亲们致富的希望,是科技强农的庄严承诺。
暮色四合,车间灯火如昼,方舱整齐列阵。产改的雨露早已渗入沃土,正滋养着万千平凡如我辈的农业产业工人破土拔节。当新一批秀珍菇在恒温方舱里探出圆润的小脑袋,我深知,我们这些新时代的“装备人”,正以智慧与汗水为笔,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书写着属于田野的崭新传奇——方舱之内,终将结出属于千万农人工匠的尊严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