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产业工人话产改

李小亮:以产改激活产业工人“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04 09:42 来源:淮南市总工会 阅读次数: 字体:【  

以产改激活产业工人“新动能”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李小亮

作为煤化工装置生产主任,我深刻感受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在煤化工这一技术密集、设备复杂、安全要求高的行业,产改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推动生产提质增效、保障安全生产、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直面问题,明确产改方向

过去,煤化工装置生产一线存在技能断层、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部分老员工虽经验丰富,但对智能化设备操作不熟悉;年轻员工理论知识扎实,却缺乏实战经验。此外,传统的晋升机制和薪酬体系难以激发工人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提升缓慢,一些潜在的工艺优化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响应。产改工作的推进,为企业指明了方向。通过构建系统的改革方案,聚焦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关键环节,旨在打破发展瓶颈,重塑产业工人队伍的活力与竞争力。

二、多措并举,推动产改落地

一是搭建技能培养体系。为解决技能断层问题,我们建立了“师带徒+模块化培训+实战演练”的培养模式。由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与新员工结对,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将煤化工装置操作知识进行详细分解,按照装置单元划分多个模块,定期开展理论授课与实操培训。同时,利用开展仿真系统竞赛和现场应急演练等措施,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夯实装置安全生产基础。二是完善职业发展与激励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晋升模式,建立以技能水平、工作业绩、创新贡献为核心的晋升通道。设立技能、技术、管理三条人才成长通道,为产业工人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在薪酬体系中,加大技能津贴和绩效奖励比重,对参与技术攻关、共建创效、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给予额外奖励。三是强化安全生产与权益保障。煤化工生产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产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堂、生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积极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劳动强度,建立员工诉求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然而,产改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未来,我们企业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究深度融合,与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持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数字化技能评估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产业工人都能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