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技术骨干的产业改革引领之路
三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带领人 张强
我叫张强,一个扎根在三正集团煤矿机电设备生产第一线30年的技术工人,凭借不懈努力,我从一线技术人员逐步成长,最终担任集团技术部负责人,并有幸被授予“国家煤矿质量首席质量官”称号。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中,我努力提升技术水平,致力于技术精益求精,追求业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回望这段岁月,汗水浸透了工装,从普通工人到如今的技术带头人,我深知:产改不是冰冷的图纸,而是一场让每个产业工人焕发光热的蜕变之旅。
我的职业生涯始于三正集团的基层生产岗位。30多年间,我刻苦钻研产品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这段一线经历让我成长为公司在煤矿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业务全面、技术精湛的认可来自无数个日夜的实战打磨。如今,作为技术部负责人,我深知责任重大——不仅要推动产品创新,更要带领团队在产改中突破瓶颈,实现质的飞跃。
当产改正式启动时,我面临着重重挑战。传统的生产模式在效率和质量上已显现瓶颈:工人的技能提升机制不完善,创新氛围淡薄,整体运营陷入僵局。但我没有退缩,而是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决心开启了变革之旅。我深入车间,与一线工人并肩作战,详细了解每一个生产环节的问题与需求。无数个日夜,我在机器轰鸣声中穿梭,笔记本上记满了改进思路。2021年,我参与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煤矿井下采空区防灭火监控系统”;2023年,我又接手“矿用网络联动式尘控自动洒水降尘装置”项目;2024年,我对公司主营产品负压自动排渣放水器进行技术革新,并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负压排水装置”。这些成果背后,是我和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每一个突破都源自对细节的执着。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积极扮演先驱角色。我推动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但绝非简单照搬——而是带领团队对新科技进行深度消化、吸收,再结合公司实际开展针对性改进。例如,在产品研发环节,我引入煤矿井下管道模拟仿真技术和设备,大幅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显著提升产品性能和稳定性。这种“本土化创新”策略,让我们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在实验过程中,我常与技术员并肩工作,共同测试和优化方案。
我重视人才培养,深知产业工人是产改的核心力量。为此,我精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内部培训课程、师徒传承机制和外部学习交流平台。在我的倡导下,公司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帮助工人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我鼓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与年轻工人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代代相传。对于有潜力的工人,我还创造条件选派他们参加外部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拓宽眼界。这套体系已培育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他们都在渐渐成为公司产改的中流砥柱。
要激发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在我的努力下,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设立技术创新奖、优秀工人奖、优秀部门带领人奖和优秀员工奖,对产改中表现突出者给予丰厚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我还推动将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待遇挂钩,让大家看到明确的发展前景。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士气,还让产改成为全体工人的共同目标,每个人都更积极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
作为产业工人的一员,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产改的意义和价值。这条路虽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让我倍感荣耀。在全体三正人的努力下,我相信我们的产改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淮南市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我期待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创造辉煌,用更多成果证明产业工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