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煤矿安监人的成长与坚守
中煤新集公司安全监察局驻新集二矿安监处职工 魏邦龙
2004年10月,20多岁的我踏入中煤新集公司新集二矿的大门,成了一名普通的掘进工。矿井里那些复杂的设备和陌生的环境,说实话一开始确实让人有点发怵,但我没想着退缩。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既然来了,就得把活儿干明白。”白天,我紧跟着有经验的同事在现场学操作技巧,眼睛瞪得溜圆观察设备运行的规律;到了晚上,就静下心来啃专业书籍,思考白天遇到的那些挠头问题,一个个在书本里找答案。同事们总说我对工作太执着,可我觉得,这份执着恰恰是我成长的起点。
2008年1月,靠着扎实的业务能力,我调到了公司安全监察局驻新集二矿安监处。角色一变,我才真正明白安全对矿山生产来说,简直是命根子。从那以后,我钻起安全检查知识来更拼了,一门心思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公司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我次次都卯着劲儿参与,2017年拿了第九届大赛第一名,2018年、2020年又分别在第十届、第十二届大赛里得了第二名。这些成绩看着光鲜,背后是我无数个日夜的熬心血,是对技能一丝一毫都不肯含糊的打磨。
干工作的时候,我总爱琢磨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我眼里都是创新的好方向。2019年,我琢磨出的“便携式执法信号灯在安全监管中的应用”项目,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2020年,把“历史今日”用到班组安全警示培训里,没想到让安全培训变得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实打实地提升了;到了2025年,我又申报了锥形齿轨车连接销、全断面覆盖型防尘喷雾的应用、“带帽”型皮带面限位装置等“五小”创新项目。能用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出份力,我打心眼儿里觉得值。
我一直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进步了不算啥,能带着大家一起成长才更有意义。抱着这个想法,2021年5月,以我名字命名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了,还在2024年11月成为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我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们,就盼着大家都能快点提升业务水平。2024年,公司技能鉴定所举办安全检查工、采煤工、掘进工等工种的实操考评,我去了足足10余场;2025年2月,我又先后到刘庄煤矿、新集一矿当起中、高级采煤工、掘进工的实操考评员;3月,受公司技能鉴定所委托,我制定了首批中、高级调度员实操考核标准,继续担任实操考评工作。能在培养技能人才的路上出份力,我特别满足。
这些年,靠着实打实的工作,我也得了不少荣誉:2012年被评为中煤新集公司“千名优秀青年员工”,2018年拿到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4年又被评为中煤新集公司“新集工匠”。从一名普通的机电技术员,到安全检查工高级技师、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从刚入行的“小白”到技术骨干,我一直用行动去诠释心里的“工匠精神”。
“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分享,才能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我依然守在安全检查工作的一线,借着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努力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我打心底里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勤奋钻研,哪怕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